Online declaration & Declarations
Working group & Expert column
鋼鐵行業生產工藝裝備大型化水平大幅提高,常規節能措施如干熄焦、高爐爐頂壓差發電、燒結余熱發電等技術已基本普及。據中鋼協統計,重點鋼鐵企業5米以上焦爐產能占煉焦總產能的比重由2010年的26%提高到2014年的48%,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占煉鐵總產能的比重由2010年的63%提高到2014年的65%,100噸及以上轉爐占轉爐煉鋼總產能的比重由2010年的60%提高到2014年的67.5%。
有色金屬行業中閃速熔煉、頂吹、氧氣底吹及側吹熔煉等先進技術的銅冶煉產能占全國的90%,大型預焙槽電解鋁產能占全國的98%,采用富氧熔煉的鉛冶煉產能占80%,濕法浸出工藝的鋅冶煉產能占全國的87%,豎罐煉鎂工藝、氧氣底吹連續煉銅技術、600KA超大容量鋁電解槽技術已實現產業化。
水泥行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量比重由2010年的81%上升到2014年的98%,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普及率由2010年的55%提高到2014年的接近90%,成套裝備從設計到制造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玻璃行業中浮法工藝生產量占我國平板玻璃總產量的87%,并具備獨立制造成套裝備能力,32%的浮法生產線(占日熔化量40%)配置余熱發電,浮法玻璃熔窯0#噴槍純氧助燃技術、熔窯大型化技術已逐步推廣。陶瓷行業大型噴霧干燥塔技術、衛生陶瓷低壓快排水成型工藝技術、少空氣干燥器技術等節能技術的普及率分別由2010年的30%、15%、20%提高到2014年的80%、50%、55%。
石化和化工行業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50萬噸合成氨等已具備成套工程化建設的能力。大型乙烯裂解爐、乙烯冷箱、聚乙烯、聚丙烯成套設備、化肥關鍵技術與裝置、大型空氣分離裝置實現自主化。煤制烯烴和煤制丙烯等新型煤化工的工藝技術較為成熟,部分煤制油試點項目已經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粉煤加壓氣化技術等一批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煤氣化技術實現產業化。
電子信息制造業中電子工業爐窯技術水平實現了從中低檔向中高檔的轉變,熱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縮小。改進型多晶硅還原爐熱能轉換技術、綜合回收四氯化硅和導熱油循環冷卻等新工藝技術逐步推廣應用。超低待機和圖像內容檢測及光感應動態節能技術批量應用,使液晶電視功耗減少30%左右。CPU制程工藝達到22納米以下,低功耗CPU廣泛應用在個人電腦、移動設備等領域。
通信行業三大運營商積極推進傳統交換、傳輸設備及空調、電源等老舊高耗能設備的升級改造和退網,云基站集中化、協作化工作以及新能源基站建設,成立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通信設施的共建共享。推動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新建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PUE設計平均值為1.48。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全社會節能減排。
“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節能側重單項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和重點用能設備的能效提升,整體解決方案較為缺乏。側重于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重點用能行業節能,但新興產業節能潛力尚待挖掘。側重于大企業節能技術改造,但中小企業生產工藝裝備和管理水平落后。側重于單個行業和企業節能,行業間協同耦合、上下游企業間協調不夠,流程工業與社會間生態鏈接的節能潛力尚待挖掘。
“十三五”時期,我國工業將以系統節能改造為突破口,促進工業節能從局部、單體節能向全流程、系統性優化轉變,實現工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在繼續推進單體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設備、企業、園區的多層級系統節能,在抓好重點行業節能的同時,面向工業全行業全面推進工業節能,在繼續重視大企業能效提升的同時,著力推動中小企業節能。